4个乡村图书馆设计,“乡而不俗,土而不粗”,超酷!
一抹茶香润心田,淡淡书香伴成长,乡风文明,乡韵淳朴,除了田园景观的内在气息之外,文化元素的融入,不仅是一种升华,更是一种闲适,一种体验。美丽乡村也好,休闲农庄也罢,亦或者特色民宿,巧设“图书馆”,大看区域,小成一角,似乎都别有一番风味。但乡村图书馆设计不同于都市大型图书馆,其选址、规模、分区等等都自有规章,例如,这4个乡村图书馆的设计,乡而不俗,土而不粗,超酷!
1.自行车改造成“儿童图书角”
这是由废弃的共享单车和可回收汽车铁皮等环保边角料,改造而成的可移动书屋。
虽然占地面积不大,但这个可移动书屋通过设置灵活的(安插)分隔板,根据需要自行调整一层或多层空间,宛若一个“学富五车”、“大肚腩腩”的瓢虫。更奇妙的是,设计师将其开合方式,也选择“瓢虫展翅”的打开方式,是不是更加生动有趣~~
为了增加内部分层结构,扩大拓展存储量,设计师还将共享单车改造成承载量大的三轮车架,同时底部安装万向辅助轮,确保其稳定性。
另外,为了增加坐靠空间,设计师结合移动书屋“上层小下层大”的特点,将首层板进行宽大设计,这巧妙的形成坐靠位置。
2.圆顶夯土结构的“郊区图书馆”
这是为纪念非洲古代和当代历史,在南非郊区建立的圆顶夯土结构的图书馆。
它包括一个博物馆和研究中心,占地面积在5400平方米左右,一层隐藏于地下,上层设计为纪念非洲传统谷物粮仓,而采用圆顶夯土结构,是不是圆润可爱~~
图书馆内部除了研讨室、阅览室、礼堂和展览空间外,还设有休闲咖啡馆和商店,满足读者群的休闲需求。
馆内结构与选材,不仅尽可能采用当地石材,还应用屋顶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供暖系统等现代科技,形成生态、可持续的建筑结构。
3.废旧房屋改造的“稻田书屋”
这是由一个乡村废旧房屋改造而成的小型“稻田书屋”。
从外部来看,它与周边农户房屋并无太大差。唯一外在标示,是悬臂式露台(改造为休闲咖啡厅空间),让整个建筑拥有很好的观赏视角,可以一览附近稻田美景。
整个书屋在原有山墙的基础上,适当增加混凝土结构,一根中央钢柱支撑主体,四个角落又增加支撑点,确保整个老屋的稳定性。
建筑内部共分三层:一层展示区、二层阅览室、三层是屋顶观景平台(休闲咖啡空间)。设计师为了节省空间占用,将馆藏书籍与楼梯台阶进行巧妙融合,既有效增加书屋内的馆藏量,又无形增加休闲空间,席地而坐,随手拿书,是不是感受到那股随意洒脱的轻松与闲适~~
另外,“稻田书屋”内部对混凝土墙面没有过多修饰,巧与周边乡土气息相互融合,没有奢侈豪华的装饰,但在简单布局中却透着些许典雅、舒适。
4.乡村老屋改造的“旅社书店”
在浙江桐庐县的山林深处,有这样一座胶囊旅舍书店:它是由木骨泥墙的老宅改造而成;它位于山林之间,拥有极佳的自然景观;它是汇聚知识的殿堂书店,也是让旅人稍事休整的胶囊旅社,因此,它被命名为胶囊旅社书店。
整个建筑占地面积占地232平米,高7.2米,内部是可以容纳20人的胶囊旅社、一个乡村社区书店和一个阅览室。
设计师在考虑周边环境,尽可能保持建筑原有质朴外观的前提下,巧在外墙设计开窗,打破原有枯燥结构。
为了确保建筑内部胶囊旅社的私密性,同时又保障外部乡村社区书店和阅览室的开放性与连续性,设计师拆除内部原始地板和隔墙,重新设计两个独立的“浮动”结构,分别用于胶囊旅社的“男屋”和“女屋”,每个胶囊室内的窗户设计正好对应书架的一个隔间,形成不同层次、不同角度的空间感。
在内部错综交错的空间结构中,设计师用类似山路弯曲的楼梯结构,创造出不同高度、不同区块,相互区别又间接联系的浮动空间。当游客进入屋内,无法一览全局,但却随着建筑空间结构,能捕捉到意想不到的景色,像是在室内花园中游荡,又像是在迷宫探索,神秘又充满乐趣。
当夜色降临,旅社书店内的灯光亮起,整个建筑仿若一座灯塔,为夜晚及周边村庄的提供暖意,慢下来,走进其中,建筑内部的竹香气与书香气相互交融,既让人心生宁静,又将周边村民聚集在一起,产生凝聚作用,为他们的情感、记忆留下美好篇章。
TIPS:乡村图书馆除了建筑结构与都市大型图书馆不同之外,其收藏书籍及展览方式等内在要素,一定也要根据读者群、周边环境、乡民生活习惯及周边乡村特色,有针对性、有差别的进行选择,避免出现资源浪费、空置建筑或难以持续运营等问题。
· 往期经典推荐 ·
声明: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冒犯,请及时联系,会立即处理。